• 句子屋子-用心收集每一条好句子
  • 论语故事优选27句

    1、秦军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举拿下郑国。现在知道见犒军的使者已经来到,可见郑国已有充分准备,不好硬打,便对使臣说“我们不是到贵国去,请您们放心。”秦军见偷袭成功的希望,已经落空,便撤军了。

    2、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人无论干什么都要有责任心,要有担当精神。

    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论语·卫灵公》:子曰:“君义以为质”,意思是说:一个道德水平很高的人,对于事业,以合宜为原则,弦高犒军的故事,正是这一观点的最好注脚。

    6、经文中孔子的话,明确地说明了,担当什么职务就应当负什么责任,不能得过且过,如果实在干不了这件事,可以辞去这个职务,不影响别人干事。

    7、原来弦高是郑国的牛贩子,当他赶着牛到洛阳做买卖时,见到大量秦军,又探知秦军要打自己的国家,于是舍弃了自己的十二头牛,假装使者到秦营犒军,最后达到迷惑敌人,拯救祖国的目的。

    8、秦军正向郑国进发时,有人来报:“郑国的使臣求见主将。”只见那人赶着一群牛来到秦营,说:“我叫弦高,我们郑国国君听说贵军前来,特地派我送来十二头肥牛,慰劳您们的将士,以表我们的诚意。”

    9、春秋时期,大国相继争霸。晋文公打败了楚国,会合诸侯,连当时归附于楚国的陈、蔡、郑三国国君都归附于楚国,参加了会盟。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春秋霸主。当时郑国南邻楚国,北邻晋国,均受威胁,西方的秦国要东进争霸,也要出兵向东打郑国。郑国派出能言善辩的烛之武说服了秦国,暂时没打郑国。但晋文公一死,秦国便出动兵马,准备偷袭郑国。

    10、《论语八佾篇》中。

    11、《论语》一书中关于谈话的经文有几处,今举其一例。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3、孔子说:可以与他谈话而没和他谈话,这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他谈话,却与他谈了,这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不错过人才,也不说错话。

    14、这个故事不仅讲明了学生所问问题,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进而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孔子的这种教学方式,即是在今天,也是值得学习的。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6、两个信奉儒学的学究,只要碰在一起就要吵架:夸耀自己是真儒学,说对方是假儒生。两人争论不已,便一同去请教孔子。

    17、《论语季氏篇》中。

    18、这章经文所记载的事情,非常有趣,子夏从诗经中画装的经文中,向孔子请教人的面部画装的学问,孔子一句绘事后素的回答,启发了子夏有关仁与礼先后想象,并得到了孔子的肯定,继而又给子夏以鼓励。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孔子箴言故事」修德正身——义以为质

    2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2、《论语卫灵公篇》中。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4、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

    25、弦高的做法,正是以大义为最高原则,关键时期肯于舍弃小利,顾全大义,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26、孔子走下台阶,向他们鞠躬致礼道:“我所主张的儒学内容很广泛,具体论点何必全部相同?两位老先生都是真儒学,都是我平素钦仰的,难道还有什么假的吗?”两人都十分高兴地告辞了。 弟子们问:“老师为啥要吹捧他们啊?” 孔子答:“这班人只要哄骗他们离开就好了,不值得跟他们交谈。”

    27、这章经文所叙述的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孔子的话今天听起来,仍然是那样的亲切,让人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