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子屋子-用心收集每一条好句子
  • 和俞敏洪一起创业的人优选汇总27句

    1、(即预留股东期权池,期权池的比例股加加推荐是是10%~15%)

    2、创业的过程中,俞敏洪至少做出了两次重要的放弃。

    3、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4、第一次是自己刚开始办辅导班时,决心辞去了北大讲师的工作。第二次是为了让公司的发展步入正轨,他带头辞退了跟自己一起开始创业的家人。

    5、第二个启示:合理的股份增发机制,让干得多的人权利不断增加

    6、“辞退老妈后,她至少有半年时间没给我煮饭吃”。这句话说起来轻巧,但是为了发展承受亲情方面的亏欠,这的确是不容易的。

    7、在上市的时候,我们分50万股、100万股,甚至10万股就可以招到非常好的管理者,现在整个新东方第二个管理梯队,几乎都是那1000万股招进来的。后来我们了一整套对于再后来上市的管理者的发展空间,再上市就比较好办了,为什么?每年都有期权,我每年申请期权,发给能干的人,谁干的多,就发给谁,这些人就不断地能拿到新东方的股权。

    8、最初创业艰难,老婆帮忙收报名费,老妈帮着料理辅导班的后勤工作。这些亲人不仅陪着俞敏洪走过了创业前期最黑暗的那段路,也的的确确为新东方付出了不少。

    9、第一个启示:用10%的代持股份,吸引来了新东方的第二代管理者

    10、俞敏洪的创业故事始于他在北京大学的生活。由于两次高考英语成绩都不理想,他并未达到进入常熟师范学校的标准。但是,他没有放弃,进入补习班,由母亲找关系让他得以参加补习,并在此期间努力学习英语。最终,他的高考总分和英语分数都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得以进入北大读书。

    11、这两次放弃带给我的启发是,人一定要对现实有清醒的认知,如果一些过去对自己有利的事情,现在已经失去作用或者阻碍发展了,就必须果决地放弃,并且承受一些代价。

    12、俞敏洪的创业故事还包括他仅靠三招打下的江山:进行价格战、推出核心产品《GRE词汇精选》以及进行情感营销。他的创业故事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然而,事业做大以后,他面临从老师到企业家的转变挑战,以及外部打击等困难。最终,俞敏洪成功地带领新东方成为中国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

    13、如果说辞职意味着放下面子,那么辞退家人就意味着给亲情划清界限。

    14、俞敏洪和李开复、张朝阳、徐小平一起创业。这个强大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共同创建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15、李开复是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曾任Google中国的总裁;张朝阳是搜狐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而徐小平则是真格基金的创始人。他们凭借各自的专业技能和资源,成功地将新东方教育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一,成为中国教育行业的巨头,也为自己赢得了无数荣誉。

    16、下面是根据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在长江MBA十周年庆祝论坛上的演讲整理的三个启示:

    17、在分股份的时候,我被分到55%。我当时多了一个心眼,比较大度拿出10%作为我代持股份,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新东方必须要有后来人,要有新的管理者进来才行,这个股份就是为新的股份留的。这10%留下相当于1000万股,新东方上市按照1亿股上市的,这1000万股最后出来以后,最后真的是吸引到了新东方第二代管理者。

    18、如果一开始就用王强、徐小平就没戏,这个学校做不起来,我用我的农民亲戚兄弟帮我把学校做起来,然后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安置,让他们走了,然后用留学生慢慢搭建了一个现代化的结构。所以,新东方现在内部没有任何家族成员的,只要有血亲关系管理干部以上被发现的连干部一起开除。这里要有一个转型,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发展来做你自己的事情。

    19、在北大学习期间,俞敏洪发现了新东方的商机,开始在电线杆上贴招生广告。这种宣传方式虽然被市政工程拆除,但他保住了两根电线杆,并在新东方创建初期靠此进行宣传。

    20、但是为了整顿新东方复杂的人事关系,俞敏洪还是决定先拿自己开刀。

    21、第三个启示: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用不同的人。

    22、两者都是。即是生存型创业也是机会型创业。首先归功于他正好在那一个放飞梦想的路囗。然后才是机会型的创业。当年的阿里。京东以及苏宁。他们虽说是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代表。但是也归功于那一个时代。就象今天的自媒体短一样。都是站在了风口。必定会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成为下一批站在巅峰的人物。因此我觉的余敏洪也是两者兼顾的。今天虽然他不再是成功。但是他曾经是站在顶峰。

    23、“如果大家在一起合伙的话,一定要有一个机制,先上来大家分好股份,紧接着设置一个对干得最多的人增发的机制。”

    24、认清现实,放下沉没成本。

    25、尽管他从北大辞职的时候,因为私自办学而得到了处分。但是“北大讲师”这个光环真的没那么容易摘掉,放弃这个身份就意味着他以后只能从零开始,做一个不知名的小培训班。

    26、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27、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