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子屋子-用心收集每一条好句子
  • 古语有云什么寡言-摘抄122句

    1、意思是当想起应该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做做反省的时候才觉悟自己已经年岁太大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2、压良为贱《资治通鉴·后晋纪齐王天福八年》:“自烈祖相吴,禁压良为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师曰:‘和尚莫压良为贱。’”

    3、**避强击弱**: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4、膝行蒲伏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5、冰山难靠《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十一年》:“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6、胡越一家《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七年》:“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7、桃李满天下《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8、人是感情的动物,常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做出令人懊恼悔恨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9、人才辈出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10、《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中有很多成语。以下是两个出自《资治通鉴》的成语:

    11、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12、【礼记表记】子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郑玄

    13、目睹耳闻《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14、椎锋陷阵《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椎锋陷阵,应蒙殊赏。”胡三省注:“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15、源自魏子安,诗名是《花月痕》,缺少的一句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首已是百年身”。

    16、明·杨仪

    17、北门南牙《资治通鉴·唐纪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

    18、蛟龙失水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19、填空如下:在论语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

    20、推诚待物《资治通鉴?梁纪·高祖武皇帝大同四年》:“明公推诚待物,物亦归心;若用猜忌,去霸业远矣。”

    21、系颈牵羊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帝显德佑二年》:“祺读至‘免系颈牵羊’之语,太后泣谓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谢。”

    22、望风而逃

    23、丝恩发怨《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24、轻虑浅谋《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虚远谋,挑怨速祸。”

    25、刮目相看,望风而逃。

    26、六街三市《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韦元徼巡六街。”《周礼·地官·司市》

    27、挟天子以征四方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28、涕泗交流北齐·魏收《魏书·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29、共济世业《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30、中江举帆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31、暗弱无断《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32、一回头已是百年身形容时间过得非常的匆忙,而一眨眼,自己已经到了一定的年纪,已是在回旋的时候,自己已经在的年纪已经大了,再回想起年轻的事情突然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所以说回头一世百连胜就是形容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

    33、鸟面鹄形《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34、仰屋窃叹《资治通鉴·汉纪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35、怙终不悔《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36、重足累息《梁书·柳忱传》:“朝迁狂悖,为恶日滋,顷闻京师长者,莫不重足累息。”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于是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

    37、鸠形鹄面《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38、转死沟壑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国相会稽骆俊素有威恩,是时王侯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或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而陈独富强,邻郡人多归之,有众十馀万。”

    39、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40、为所欲为《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隋书·天文志上》:“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41、注云。失谓失其容止

    42、铸成大错《资治通鉴·唐纪·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43、招亡纳叛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44、老奸巨猾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二十四年》:“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

    45、桃李满天下

    46、迁臣逐客宋·张端义《自序》:“子录非《资治通鉴》,奚益于迁臣逐客?火之久矣。”

    47、一丶身先士卒

    48、之节也。玉藻曰。足容重。色容庄。口容止。【笔记】云足容重者,慎行而不轻举妄动也。云色容庄者,敬也。云口容止者,寡言也。

    49、鸠集凤池《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圣历二年》:“内史王及善虽无学术,然清正难夺,有大臣之节。”胡三省注:“《朝野佥载》曰:‘王及善才行庸猥,风神钝浊,为内史时,人号为“鸠集凤池”。’”

    50、二丶请君入瓮

    51、极情纵欲《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又曰:‘我为天子,极情纵欲,有谏者辄杀之,不过杀数百人,众自定矣。’”

    52、佳儿佳妇《资治通鉴·唐纪·永徽六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53、公门桃李《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54、筑舍道傍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55、不止两个,除了刮目相看,还有

    56、师老民疲《资治通鉴?后晋纪二》:“杨光远攻广晋,岁余不下,帝以师老民疲,遣内职硃宪。”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北狄则弓硬马肥,转难擒制,中国*疲师老

    57、一见倾心《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58、百年身,就是下一辈子的事了,今生,再也没有希望了。每一个错误,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错误越大,代价越惨痛。做了错事,良心不安,别人痛苦,自己更痛苦。

    59、地嫌势逼《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九年论》:“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

    60、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24卷:“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61、膏梁子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之子也。”《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三年》:“未审上古以来,张官列位,为膏梁子弟乎?为致治乎?”

    62、椎锋陷陈《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将军孙盖等,应蒙殊赏。”胡三省注:“椎,捣也,直捣其锋也。”

    63、《论语·为政》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义,不知他该如何立足处世。

    64、不露声色《资治通鉴·唐玄宗二十四年》:“好以甘言啗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

    65、虑无不周《资治通鉴?汉纪·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66、出处:《资治通鉴·梁记·武帝天监四年》:“渊藻是萧衍骨肉至亲,必死无理,若克涪城,渊藻

    67、卷甲韬戈《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68、身先士卒《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69、沉毅寡言《资治通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广德元年》:“崇义有勇力,能卷铁舒钩,沉毅寡言,得众心。”

    70、坚定不移《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71、赤心报国《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72、敦默寡言《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学能文。”

    73、剖腹藏珠《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74、口蜜腹剑《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75、目击耳闻《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76、一瓶不响,半瓶晃荡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瓶中装满水晃不响,装半瓶水时一晃就响。比喻充实的人谦虚寡言,而浅薄的人偏偏爱显示夸耀自己。

    77、诚于中,信于外,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78、根结盘固《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根结盘固,牢不可脱。”

    79、沽誉买直《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80、大有人在《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杨玄感,*尚少故也。”

    81、颐指气使《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82、边尘不惊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83、人情恟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宁康元年》:“是时,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

    84、日累月积《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致祸败。”

    85、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86、事无大小《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87、老奸巨滑《资治通鉴·唐纪玄宗二十五年》:“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宋史·食货志上六》:“老奸巨滑,匿身州县,舞法扰民。”

    88、严阵以待《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89、**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90、意思是:

    91、排山倒海《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92、耳闻目睹《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93、三丶口蜜腹剑

    94、人心涣散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顺帝至正二十四》:“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动。”

    95、赋食行水《资治通鉴?梁纪》:“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世颇以为失宰相礼。”

    96、高下在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三班吏丛猥,老胥抱文书升堂取判者,皆高下在口,异时长官漫不省察,谨占署而已。”

    97、敛怨求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上生日,诸道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以为‘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

    98、俎樽折冲《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四年》:“许国之忠,应变之略,隐然有俎樽折冲之风。”

    99、绳愆纠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上曰:‘贞观之前,从联经营天下,玄龄之功也。贞观以来,绳愆纠缪,魏徵之功也。”

    100、解衣抱火《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101、“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意思是瓶中装满水晃不响,装半瓶水时一晃就响。读音:yīpíngbùman,bànpínghuàngdàng解释:瓶中装满水晃不响,装半瓶水时一晃就响。比喻充实的人谦虚寡言,而浅薄的人偏偏爱显示夸耀自己。日译:「空き樽は音高し」(あきだるはおとたかし)罗马字读音:AKIDARUWAOTOTAKASI扩展资料:《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湛堂和尚云。禅和家。乍入众时。初发心菩萨与佛齐肩。一年之外到佛腰边。恰如个琉璃瓶子相似。元初空裸裸地。净洁洁地。却著了半瓶不净洁底水。摇得来在里面。丁丁当当只管响。忽然著本色人。向他道。尔这瓶子本自净洁。却被这些恶水在里面。又不满秖管响。要得不响。须是依前倾出飏却荡洗了。却满著一瓶好水便不响。因甚不响。盖谓满了。

    102、意思是回首往事,自己已是年近半百的人了感叹时光流逝,事业未成。

    103、白面儒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

    104、眼中有铁《资治通鉴·陈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军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

    105、《明良记》:“唐解元

    106、太平无象《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107、翻译如下: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108、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109、徒有其名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铨选之门,徒有其名,莫责其实。”

    110、口蜜腹剑为所欲为资治通鉴里的成语还是有很多的,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