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子屋子-用心收集每一条好句子
  • 孔子讲中庸的经典名句优选汇总153句

    1、【译文】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豫,事先有准备。立,成功。一切事情预先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5、【译文】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6、孔子与弟子名言故事【五】

    7、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8、爱好学习就能接近智慧,努力实行就能接近仁义,了解耻辱就能接近勇敢。孔子这里指出了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好学、力行、知耻。

    9、.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12、.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

    13、.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宇,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16、.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17、【译文】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1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0、【译文】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22、【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出自:孔子《中庸》

    23、【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孔子《论语》

    24、【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

    26、【孔子语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孔子《论语》

    27、【孔子语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孔子《论语》

    28、【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29、.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31、【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2、【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孔子《论语》

    33、.我们看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而在这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

    3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35、【译文】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8、【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出自:孔子《论语》

    39、【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40、【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出自:孔子《论语》

    41、【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4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3、【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论语》

    4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5、【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46、【译文】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7、.耳顺,就是不论什么样的话都能听得进去,都能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听到不好听的话。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耳顺呢?

    4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9、孔子与弟子名言故事【四】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1、孟子讲仁义。

    52、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4、孔子与弟子名言故事【一】

    55、孔子与弟子名言故事【六】

    5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5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59、.子曰:不迁怒,不二过。——孔子

    60、.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61、【译文】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62、【译文】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63、【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64、【孔子语录】有教无类。--出自:孔子《论语》

    65、【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66、.谦虚谨慎夸夸其谈公正不阿无言以对愁眉苦脸井然有条

    67、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68、【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出自:孔子《论语》

    69、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这句话意在说明不能把失败归结于外因,而主张责己,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70、四、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71、【译文】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名言

    7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4、三、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75、.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76、.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77、【译文】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7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79、【孔子语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

    8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81、【译文】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82、孔子与弟子名言故事【二】

    83、【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84、.当然思想变化时不能马上看得出来的,孔子在当时也还是顺着自己的路子走。

    85、《中庸》由孔子的后裔子思所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86、.因为穷困生活的磨炼,因为父亲原是体格很好的,所以孔子身子也健壮这时她日后能经受其中中磨难,而始终精力充沛的原因之一。

    87、.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88、【孔子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

    89、【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90、一、君子诚之为贵。

    91、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动。这句话讲的是关于治学求进的道理。

    92、.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3、【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出自:孔子《大学》

    9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9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出自:孔子《大学》

    96、.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97、【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9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孔子《中庸》

    99、【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

    100、“中”是天下人们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规则(达道)。但是,我们怎样做到“中和”之道呢?内心要平和,心态要坦然,不为外物所动。不说让别人尴尬的话,不做令自己懊悔的事,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10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02、【译文】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103、【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104、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06、【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10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10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10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

    110、.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11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114、【孔子语录】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孔子《论语》

    115、正人君子把诚挚坦率作为可贵的东西。

    116、【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

    11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1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12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1、.知命知礼知言,这三个境界在人生中的顺序是倒着的:我们都是最先知言,在与人交谈和读书中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他人。但是,知言还不够,还不足以在社会上立足。还需要你懂得礼仪,能够充分尊重他人。多一分尊重,就会少一分抱怨。更高的一个层次是知命。知命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的境界,他已经建立了一个自循环的系统,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

    122、.《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123、.关于惑这个概念,《论语》中有过多次阐述。人怎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内心不惶惑?这需要大智慧。

    124、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25、【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126、五、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127、孔子与弟子名言故事【三】

    128、.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129、【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130、【孔子语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孔子《论语》

    131、.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132、【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孔子《论语》

    133、.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34、【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35、【译文】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3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37、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这句话说明人要有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精神。

    138、孔子与弟子名言故事【七】

    13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40、【孔子语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孔子《论语》

    14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42、【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孔子《论语》

    143、.有一天,狮子大王生病了,就请来了森林大王--老虎来帮忙管理一下大草原。

    144、【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孔子《论语》

    145、中庸之道离人并不遥远,只是人们在修道过程中故弄玄虚,使得道远离了人。“道”是众人之道,它不是脱离人群之上的空中楼阁,也不是超脱于人世之外的不传秘法,它从未尝远离过人,一直伴随着人周围,只是人们自己不愿意去修道罢了。

    146、.放于利而行,多怨。

    147、.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这种自信不是与很多外在的事物形成对立,而是形成一种融合与相互提升。这就像泰山上的一副对联,叫做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尽头,以苍天为岸,对自己是一种拓展:人登上山峦的顶峰,并不是说我把高山踩在脚下,而是说我站在山顶,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其实这就是六经注我的一种境界。

    148、【孔子语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孔子《论语》

    149、【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孔子《论语》

    150、【译文】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51、【译文】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5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153、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