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子屋子-用心收集每一条好句子
  • 用缓兵之计和金蝉脱壳造句-集合66句

    用缓兵之计和金蝉脱壳造句

    1、金蝉脱壳[jīnchántuōqiào]

    2、金蝉脱壳是一种昆虫的生长过程,金蝉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蜕皮,每次蜕皮都会留下一个空壳,这个空壳就是金蝉脱壳的比喻。

    3、反义词:瓮中捉鳖

    4、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非常怀疑这次退兵又是一个诱敌之计,于是命令军队往后撤退,静静观察蜀军的动向。姜维马上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指挥主力军队,迅速转移,安全撤回到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经去世后,想再进兵追击蜀军时,已经来不及了。

    5、“金蝉脱壳”本意是指: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后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般在句子当中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等等。

    6、成语造句: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7、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8、金蝉脱壳比喻逃脱、脱身或者摆脱困境的方法。

    9、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壳。金蝉变成成虫时脱去幼虫的外壳。

    10、成语解释: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11、是不是这里应该有两句呢?一句是“金蝉脱壳”,这一句是出自关汉卿的《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大概意思是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36计中好像其中一计就是“金蝉脱壳”。另外一句应该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句出自《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i)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12、【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13、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出处: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

    14、也通常用来形容摆脱困境或逃脱危险的情况。这个比喻词语的意思是像蝉一样,在危险时刻脱掉自己的壳,获得新的生命。来源是蝉在夏季时会脱掉自己的壳,从而获得新的身体和生命。

    15、蝉的一种称呼。金蝉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昆虫的代表种。

    16、金蝉脱壳比喻的是:用计谋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发现、怀疑。

    17、“金蝉脱壳”的的出处: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

    18、金蝉脱壳:

    19、意思不使使其他人不怀疑,还能顺利脱身,保住自己,让自己离开其中一趟浑水。

    20、扩展资料

    21、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唬得我玉魂销;怎提防笑里刀;……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22、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23、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24、金蝉脱壳的比喻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遇到困境或者危险时,采取各种方法逃脱或者脱身,例如通过欺骗、逃跑或者寻求帮助等方式。

    25、据资料显示,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意思是在紧急的情况下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并且保存阵地的原形,最终使敌人不敢贸然进犯。

    26、成语故事:

    27、反义词:老树盘根腹背受敌

    28、反义词:瓮中捉鳖、老树盘根、腹背受敌

    29、比喻趁对方不注意,用蜕变改易的办法迷惑对方,自己乘机脱逃。

    30、成语解释:金蝉脱壳[jīnchántuōqiào]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用缓兵之计和金蝉脱壳造句

    31、【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32、书写技巧:蝉,不能写作“蚕”或“殚”。

    33、金蝉脱壳jīnchántuōqiào

    34、金蝉脱壳好像是比喻用计逃脱,详细如下仅供参考

    35、近义词:缓兵之计、瞒天过海、远走高飞

    36、【译文】:就用一些不上台面的小动作,搞得我特别头疼,不得不用计策脱身这个谎言。

    37、金蝉脱壳比喻的主题是改变和转型。当一个人或组织面临困境或危险时,他们需要像蝉脱掉自己的壳一样,勇敢地改变自己或转型发展。只有通过改变和转型,才能获得新的机会和挑战。

    38、近义词:缓兵之计远走高飞

    39、金蝉脱壳的下一句是干净利索

    40、下一句:假痴不癫。

    41、例句杨六郎用了~之计,才逃出虎口。近反义词近义词缓兵之计反义词老树盘根

    42、“金蝉脱壳”的意思是: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43、造句:杨六郎用了~之计,才逃出虎口。

    44、孙膑与庞娟的故事,当时的庞娟为魏国的大将军,因为魏国怕孙膑为别国所用,所以把孙膑囚禁起来,孙膑为了逃走于是开大始装疯卖傻,假装痴呆,让魏国人放松戒心,然后让人穿上孙膑的衣服冒充他,而孙膑在齐国的帮助下最终逃出了魏国。

    45、金蝉脱壳[jīnchántuōqiào]生词本基本释义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唬得我玉魂销;怎提防笑里刀;……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46、在这之前,姜维命令工匠模仿诸葛亮的样子,雕了一个木头人,木头人手里也拿着羽毛扇,稳稳地坐在车上。路上,姜维又派部下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假装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远地望着蜀军,走得非常整齐,而且大张旗鼓,又见坐在车中的诸葛亮指挥若定,不知道蜀军又要耍什么花招,因而不敢轻举妄动。

    47、金蝉脱壳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撤退和转移,这种撤退和转移一般是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进行的,稍有不慎,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这就需要冷静地观察、认真地分析形势,准确地做出判断,然后坚决果断地采取行动。

    48、【解释】: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49、发音技巧:壳,不能读作“ké”。

    50、“金蝉脱壳”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困境时采取的一种策略,即通过巧妙地转移注意力、改变策略、隐藏身份等手段,从而摆脱困境。这个比喻源自于金蝉脱壳的故事,金蝉脱壳是指蝉蜕去外壳,以躲避天敌的捕食。这个比喻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常用于描述政治、商业、军事等领域中的策略和行动。

    51、【解释】: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52、二、权宜之计[quányízhījì]

    53、【解释】: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54、成语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55、金蝉脱壳近义词

    56、【译文】:时间就在眼前,每次缺乏温和的颜色,需要慎重对待,不能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因此群臣不太依附他。

    57、近义词:瞒天过海、缓兵之计

    58、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59、三国时期,诸葛亮六次攻打中原,但都没有成功。在最后一次进攻中原时,他因为过度劳累,病情加重,不幸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偷偷告诉姜维安全退兵的办法,姜维听从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对外严密封锁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他带着诸葛亮的灵柩。秘密率领军队开始撤退。当时,与蜀军作战的敌人是魏同军队,魏军首领司马懿派军队跟踪蜀军,发现蜀军撤退的迹象,便派军队迅速追击。

    60、【译文】:孔明用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渐渐地退到汉中,都督因为什么怀疑他,不早点去追打?

    用缓兵之计和金蝉脱壳造句

    61、一、缓兵之计[huǎnbīngzhījì]

    62、“金蝉脱壳”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采取巧妙的手段,从困境或危险中逃脱出来。这个比喻源自于蝉蜕皮的过程,蝉脱去旧的外壳,换上新的外壳,就好像是脱掉了旧的束缚,获得了新生。在比喻中,“金蝉”代表着脱壳后的新生,而“金蝉脱壳”则代表着摆脱困境、危险或束缚的过程。

    63、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

    64、【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

    65、金蝉脱壳是一个成语,其中的金蝉指的是一种昆虫,而脱壳则是指它脱去外壳的动作。在成语中,金蝉脱壳的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以巧妙的方式逃避困境或危险,类似于金蝉脱去外壳逃离危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关键时刻巧妙地逃避困境或化险为夷的能力和智慧。

    66、金蝉脱壳的解释是: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